近年来,合肥市依托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坚持“市级统筹、县区主抓、多方参与、各方共享、网格运行”,在全市范围组建设立17家科创金融工作站,有力解决了金融机构服务半径短、政策产品传导不及时、机构网点服务单一等问题,实现了由企业四处找服务向金融机构主动上门送服务转变,由机构网点单一融资服务向银证保担等组团服务转变,由跑机构排队等服务向家门口体验便捷服务转变,着力打通金融服务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构建科创金融管理服务体系。
以产业园区为“主阵地”,加速站点布局。聚焦科技创新资源和企业高频融资诉求,合肥市先行在庐江县、经开区等5个县区开展科创金融工作站建设试点,为企业提供“触手可及”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近期合肥市发布第二批科创金融工作站名单,全市科创金融工作站已达17家,实现了对辖内所有县区全覆盖。
以复合人才为“主攻手”,研判产业发展。工作站联合合肥科创金融研究院,围绕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进“研究员+业务员”企业诊断服务模式,通过“技术语言”与“金融语言”的深度碰撞,提升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以横纵联动为“主旋律”,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矩阵。创建“专职金融管家+多方资源联动”机制,整合银行、担保、基金等多方资源,举办政策培训、投资路演、创业孵化、上市辅导等多样对接活动,构建“股权债权联动、政策市场协同”的网格化综合金融服务矩阵。首批5家工作站累计开展融资对接253次,组织活动109场,为超3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14.73亿元。
以精准定制为“主引擎”,破解企业融资困境。建立“周走访、月回访”的企业走访联系机制,设立包含产品类型、经营地址、人员规模等信息的企业档案,推广“1V1”专属管家服务模式,全面评估企业综合情况。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由驻站管家为企业制定融资方案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嫁接相关金融机构“星火贷”“投联贷”“专利贷”等创新产品,着力解决科创企业首贷难、增信难问题。
来源:安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