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为从根本上扭转战争局面,中共中央开始研究向中原挺进的各项战略问题。同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建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共中原局。随着中原各解放区先后建立起人民政权,为解决军需供应和财政开支问题,中原解放区的红色国库——中州农民银行应运而生。1948年8月23日,中州农民银行总行在河南省宝丰县正式成立。

根据史料记载,从1948年8月成立总行到1949年12月不再使用名称和印信,中州农民银行独立行使银行职能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却为解放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开展了一系列红色金融实践:
一是发行中州币在先,建立银行机构在后;
二是银行的建立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推进,解放军打到哪里,先在哪里设立支行,有了一定数量的分支行后才开始成立总行,实行统一领导;
三是始终以货币发行和货币斗争为主要任务,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居于次要地位。
中州农民银行是中原解放区组建的区域性银行,顾名思义——它主要是为农民服务的,在安徽省的界首也曾设有分支机构,并设点印制中州币。
据史料记载,中州币的印制是在豫皖苏边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壹元以上的各种票面委托晋察冀银行帮助印刷;角票和分票则有位于安徽省界首县的新鑫石印馆承印,面值为伍角、贰角、壹角和伍分、壹分5种。1947年冬,为保护中州币安全顺利印制,豫皖苏军区派了一个警卫排日夜守卫,严密封锁消息,部队、机关和居民等都不知道界首印钞之事。钞票印好经严格审查核准后,移交豫皖苏边区银行,由会计股专人保管,待发行时使用。直到194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界首完成了印制中州币的光荣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红色金融机构为支援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也书写了艰苦卓绝、彪炳史册的一页。
华中支援淮海战役经费数百亿元,时间短、支付集中,不仅财政任务艰巨,而且现金调度亦十分困难。因此,从1948年10月份开始,华中的财政收入均在未入库以前已调拨使用,华中各项支出完全在货币发行中调度使用。当时由总行金库直接支付的现金数字即达250亿元,其中财政性支出(主要为军事支出)占81%,生产、贸易资金仅占19%。
淮海战役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进行渡江作战的准备。为确保部队作战供给,支持各地生产救灾,华中财委决定增加发行华中币2000亿元。
渡江战役从1949年1月份开始准备至5月10日结束,历时四个多月。当时随军渡江及二线、后方的民工共170万人,供应粮食22748万斤,草22600万斤、油30万斤、盐20 万斤、肉25万斤,渡江作战及后方运输船只20977只,修路1946公里,修桥421座,造船76艘,支出支前经费华中币608亿元。

在安徽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呱呱叫的中州票》宣传档案资料:“中州票,呱呱叫,卖东西,抢着要。想兑换,随你便,各地银行都照办。锁在箱,放在柜,保险不会吃啥亏。如果愿意办存款,到时分文也不短。到时分文也不短。”这份弥足珍贵的档案也见证了中州农民银行发行中州币和开展货币斗争的红色金融实践。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伪法币还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市场上流通。要使中州币正常发行和流通,必须采取稳妥而有力的措施,逐步将伪法币排出解放区。为此,中州农民银行发行的中州币在若干商业集镇站稳以后,便迅速争取在一个区、一个县内完全占领市场,禁止伪法币流通;同时号召居民大胆拒用伪法币,并指导人民积极输出伪法币购回必需品。此外,当时的中原局还鼓励有基础的点建立基层商店并兼办银行,发卖群众必需品,办理兑换。特别是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币制改革”以后,中州农民银行在党的领导下,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决排除伪法币,杜绝金圆券渗透入解放区。

1947年秋至1948年夏,刘邓、陈粟大军挺进中原和豫东、皖北,苏皖解放区相继收复并扩大为江淮解放区,重建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皖西解放区,扩大了豫皖苏解放区,各解放区又逐渐连成一片。
解放军野战部队进入后,带来了老解放区的冀南银行币(简称“冀南币”)、鲁西银行币(简称“鲁西币”)、北海银行币(简称“北海币”),与华中币及当地原战略区地方货币(如淮上地方银号流通券等)并行混合流通。
淮海战役前夕,各路大军云集华中地区,随军货币又增加了中州农民银行币(简称“中州币”)、晋察冀边区银行币(简称“晋察冀币”),于是在淮北、豫皖苏地区形成了华中币、冀南币、鲁西币、北海币、中州币、晋察冀币六大解放区货币并行流通的局面。至1948年12月,徐州军区发布公告,规定了6种货币兑换比率,保证了货币流通的顺畅运行。

1949年春,华中解放区全境解放,华中银行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但华中币仍作为大军渡江后的唯一地方货币,辅助人民币占领江南新解放区市场,直至1949年11月底才正式停止流通;相隔一个月,1949年12月底,中州农民银行名称和印信停止使用,也标志着人民币完全取代中州币。

华中银行1945年8月成立至1950年1月结束,历时4年多,发行了不同券别13种、版别69种的华中币,共计4251.6亿元;发放农业、工商业等各类贷款共计华中币26亿元;分支机构遍布苏北、皖北各地。中州农民银行从1948年6月到1949年12月,虽然只存在了19个月,却圆满完成了统一解放区货币、支持中原解放战争和淮海战役、开展多形式贷款业务促进解放区生产恢复和发展等各项历史任务。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果断采取一系列坚决有力的措施,发行红色货币,建立华中银行、中州农民银行等红色金融机构,逐步把敌对货币力量逐出市场,取得了货币的主动权,克服了经济困难,以丰硕的实践成效向人民昭示: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取得经济战场上主动权和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坚持人民至上,践行群众路线是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资金融通,完善金融服务是繁荣经济解决民生的重要保障;调节货币,平抑物价,维护金融稳定是金融工作的核心要义。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23年10月30日—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了“八个坚持”: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身为“国之大者”,金融,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全局。
回望202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面向2024,愿我们从红色金融实践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深入学习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持续把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积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漫”说安徽金融史
一审:周梦雨 二审:徐颖奇 三审:张化
参考文献:
[1]赵宁夫.中国金融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州农民银行概述[J].河南金融研究,1983(01):43-46.
[2]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红色金融研究课题组,曲迎波.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地区红色金融实践与启示[J].征信,2022,40(03):87-92.
[3]朱清华,李东.华中银行与华中银行币述略[J].中国钱币,2021(03):32-45.
[4]王青.陈穆与华中银行[J].中国金融,2008(03):84-86.
[5]毛海法,韩阳. “呱呱叫的中州票”与永载史册的“农民银行”[N]. 农村金融时报,2021-07-05(A01).